pageClass:news_center
parentCat:about
category:company-news
二月二莆田做头牙,独特习俗你知多少?
发布于 2017年9月28日  点击数:1991

 

      “头牙”

      二月二,莆田人便开始做“头牙”。由于正月没有“做牙”,二月初二便是传统的“头牙”除正月外,每个月的初二,十六都要“做牙”。

 

        所谓“做牙”,即“牙祭”,是民间祭拜土地神的日子。这一天,本地的妇女们都会准备各式供品去供奉土地公。一般多见的是用猪肉、白粿、豆腐干和水果、糕饼、米酒等,并点上香烛,燃送金纸、贡银,祈求土地保佑。

       “做牙”的习俗含有神道设教的暗示,提醒人们要感激神明的庇佑,从而不骄不纵,而服从为善施仁的社会规范。同时也为平日俭朴的饮食提供适当的变化,定时加添菜肴,调剂生活。这也就是“打牙祭”的引申义了。


抢豆腐丸

       在莆田龙桥泗华村,保留了过“春耕节”的传统,且还有一个特有的民俗活动“抢豆腐丸”,持续了300多年。每年农历“二月二”的前一天,村民们都要集中到一起用豆腐和蔬菜制作豆腐丸子,随后进行“抢豆腐丸”民俗活动,抢豆腐丸主要是为供奉溪安祖社内吉祥庙相的神仙,其实是人们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、无灾无病。


         一盘盘染红的豆被晾晒大簸箕上,满场红光艳艳,一片喜庆祥和。由阿姨端送出来,先到菩萨前虔诚拜拜下。

        村内还有一个传说,在清末民初时,有读书人看到村内“抢豆腐丸”的活动,认为一大堆人抢食“豆腐丸”有失文雅,就劝说村民停止该活动,结果,停止“抢豆腐丸”的那一年,村里收成不好,也有好多人生病。



        在抢豆丸开始前,一盘盘表面被风干的红豆丸被装进一个个红色的袋子中,扎好袋口,整装待命。也有按古例用碗装好的待人争抢的。但瓷碗易碎,所以近年多以袋装为主。



         

        随着传统的火铳三声炮声,抢豆丸活动开始了。小伙子们都身着白衫红,手托托盘,顶于头上,托盘中挨挨挤挤的都是装满豆丸的红袋。从溪安祖社里走出来,就被全村的男女老少围追堵截。

      “抢豆腐丸”的活动一般挑在农历二月初一上午10点左右举行,利用豆腐、萝卜等制作素食的豆腐丸,一般在前一天做好,晾晒在溪安祖社的庭院内。第二天,将多碗豆腐丸放在红色托盘上,由三十几个小伙子顶着,分别从三个地点供村民及外地游客抢夺,活动一般持续1小时左右。“我们还会用传统的火铳,作发令枪,枪响3声,正式的活动就开始。”

     传说古时祖社有位穷苦出身的菩萨,这位菩萨吃素,人们为了祈祷风调雨顺、平安兴旺,特地准备了豆腐丸子前来供奉菩萨,又因菩萨好热闹,于是就在菩萨庙前组织抢豆腐丸活动。明末有一年,因祖社考得多名进士,进士觉得抢豆腐丸活动不雅,建议采用分发豆腐丸。“当年,因为没有举行抢豆腐丸,祖社就出现了很多不平安的事件。”于是,人们还是延续二月初一抢豆腐丸的民俗活动,直到今天,都不曾断过。

二月二,剃龙头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我国民间有“二月二,龙抬头”的谚语,也有“二月二,剃龙头”的习俗。“正月剃头死舅舅”,莆田人正月不理发,专门等“二月二”这个吉日,希望讨个好彩头去“剃龙头”,以图吉利。